纪录片《福宁号》在新加坡首映
9月12日,“文明的帆影”文物艺术展在新加坡格瑞艺术空间举办,期间纪录片《福宁号》在此举行新加坡首映,通过仿古福船的丝路航程,搭建起中新文化交流桥梁,吸引众多当地观众、文化界人士及媒体参与。
9月12日,“文明的帆影”文物艺术展在新加坡格瑞艺术空间举办,期间纪录片《福宁号》在此举行新加坡首映,通过仿古福船的丝路航程,搭建起中新文化交流桥梁,吸引众多当地观众、文化界人士及媒体参与。
2025中国电影节近日在新加坡中国文化中心开幕。中国驻新加坡大使曹忠明和夫人杨青,多国驻新使节及使馆代表、中新各界嘉宾200余人出席,共同观看开幕影片《里斯本丸沉没》。
近日,为纪念中国与新加坡建交35周年、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2025新加坡“中国电影节”在新加坡中国文化中心开幕。中国驻新加坡大使曹忠明、新中友协荣誉顾问黄锦西、新加坡中国文化中心主任孔媛等出席活动,多国驻新使节及使馆代表、中新各界嘉
9月12日晚,2025中国电影节在新加坡中国文化中心开幕。中国驻新加坡大使曹忠明和夫人杨青、多国驻新使节及使馆代表、中新各界嘉宾200余人出席并共同观看开幕影片《里斯本丸沉没》。
家人们,今天给大家揭秘一部因尺度过大被新加坡下架的电影——《桃色劫》。这部电影就像一面镜子,映照出人性的欲望、贪婪与挣扎,里面的情节那叫一个跌宕起伏,充满了情色与现实的交织。
韩国网友直言:“我不是中国人,但是这个宇宙级别的大阅兵隔着屏幕看也是超级兴奋”。比印度的阅兵看了更兴奋。
这个品牌在新加坡当地已有近20年之久,多家分店均开在新加坡的热门地段,然而现在却也都标注着永久停业。
这是我看过的唯一一部新加坡的武侠片。那时我还没有上学。长大之后才知道,这部片子是以古龙的《流星蝴蝶剑》为蓝本,再加上金庸的《笑傲江湖》中的一些剧情。再大一点又知道了,原来古龙的《流星蝴蝶剑》也是有所本的,就是美国的经典小说及其改编的同名电影:《教父》。此外,右
今天(8月28日),在中国狂砍28亿票房的历史题材电影《南京照相馆》在新加坡上映。在新加坡票房又会怎样呢?英文预告片里的评论区或许能体现该电影在海外的待遇。
近日,在三水区侨联的积极牵线与推动下,以“红头巾”群体为创作题材的电影《星岛女孩》创作团队,赴新加坡、马来西亚开展为期6天的采风之旅。此行不仅为影片创作积累了素材与经验,也实现了跨越国界的文化交流与精神传承。
在当代影视市场中,恐怖电影始终占据着独特的一席之地,吸引着大批影迷为之着迷。然而,近年来,能真正称得上“现象级”的恐怖佳作却愈发稀缺。尽管去年台湾推出的《诡才之道》收获不少好评,但其品质与影史经典相比,仍存在一定差距。
由金摄影机奖得主,《燃冬》导演陈哲艺执导,杨雁雁、许家乐主演的新作《我们都是陌生人》已在新加坡开机,该片是陈哲艺继《爸妈不在家》和《热带雨》之后的“成长三部曲”最终章,影片将以新加坡为背景,探讨现代新加坡的特权和不平等问题,是陈哲艺的迄今为止最具有野心的一部作
总统促国人在卫塞节,反思人与人及人与自然联系全球首个多感官虚拟实境电影体验在新加坡登场女神卡卡本周新加坡开唱,商家纷纷推出主题商品和活动部分活动平时不对外开放,绿动新加坡今天起接受报名新加坡文化遗产节月初开跑,美食导览活动反应踊跃
哥斯拉于 1954 年末首次登上电影荧幕,至今已走过 70 年历程。二战后创造的格拉斯代表着核武器的破坏力及其对人类和环境构成的威胁。是极具代表性的日本文化输出符号。
559.7万美元(约合418.5万新元),打破新加坡华语电影票房纪录,成为当地最卖座的中国电影。
现实永远是创作的基础,因为有了现实,创作上才可以将现实改写,或艺术,或夸张。其中,喜剧创作最依赖现实,只有将显示发生的真实事件进行夸张演绎之后,喜剧效果才会体现。如果没有现实作为基础,喜剧也就成了无本之源。空中楼阁式的喜剧没人会喜欢,而基于现实的喜剧,即便是夸
张艺兴在片中饰演听障人士,全片没有一句对白。影片在上映前,他上了杨天真的播客,聊到拍摄的故事:在拍摄前花了近两个月学习手语,并且每天和老师反复练习。
截至2025年4月17日12点整,《哪吒之魔童闹海》在新加坡的票房堪称“狮城の灭霸,漫威の泥石流”——累计711万新元(约3700万人民币),硬生生把《美国队长4》从“年度亚军”拽成“背景板”。这哪吒片子在新加坡的统治力,就像让老外集体嗑瓜子看《罗小黑战记》:
原题:中国力量——中国剧热潮席卷东南亚,剧集主宰屏幕并打动人心 副题:关于中国区域影响力的八篇系列文章的最后一篇,探讨了中国娱乐的文化吸引力如何重塑人们对北京的看法足智多谋的中国公主踏上寻求正义与复仇之旅,热播剧《锦绣未央》让纳普利迷上了中国剧。对这名27岁的
4月7日,星光讲坛变身光影思辨场,五年级(6)班陈越家、刘熙元、马靖恩、姜沛霖同学用50分钟完成从“小观众”到“小评论家”的华丽蜕变,开展了一场别开生面的《哪吒》讲评会,让同学们在光影中学会思辨、表达与共情,展现了“10后”对经典国漫的独特解读。